十六夜同南庵翁游昭觉禅院醉笔漫书

· 谢榛
客子来金界,王孙驻玉鞍。 春通九衢夕,风闪万灯寒。 改席钟声度,当杯月影团。 明年旷颜色,胜景忆同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界:佛地,指佛寺。(“界”读音:jiè)
  • 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衢”读音:qú)
  • 旷颜色:指容颜变得疏远、陌生。

翻译

客人来到这佛寺之地,贵族子弟停住了配有玉饰的马鞍。 春天连通着纵横交错的大道直到夜晚,风吹动着众多灯火,透出一丝寒意。 更换座位时,钟声缓缓传来,端起酒杯,月影团团映在杯中。 希望明年我们的容颜不要变得生疏,还能一同回忆这美好的胜景并再次同游观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南庵翁一同夜游昭觉禅院的情景。首联交代了人物和地点,展现出不同身份的人来到此地。颔联通过对春天大道和风中灯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清寒的氛围。颈联描绘了换座位时听到钟声,以及杯中月影的景象,富有意境。尾联则表达了对明年再次同游的期待,流露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将夜游的情景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