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砂寺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碛砂(qì shā):地名。
  • 招提:梵语,意为四方,后泛指寺院。
  • 莲宇:佛寺。
  • (xiǎn):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
  • 迤逦(yǐ lǐ):形容曲折连绵。

翻译

远远望见石柱立在那里,便知道那是寺庙的地址。 佛寺已经被火烧毁,只剩下曲折连绵的土墙。 远处天色淡淡,梅花在寒冷的雨中绽放。 溪水回旋,竹树交错,微风吹过,鸟雀飞起。 日暮时分,湖水波深,一切都笼罩在苍茫的白云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碛砂寺的荒凉景象。首联通过望见石柱确定寺庙的位置,颔联描述了寺庙被焚毁后只剩土墙的情景,体现出一种沧桑之感。颈联描绘了梅花在寒雨中的景象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富有诗意。尾联以日暮湖波和苍茫白云作结,增添了一种悠远、苍茫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清冷,通过对碛砂寺周围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之感,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感慨。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