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荷次韵

碧池清泚漾天香,满眼芙蓉似水乡。 映日新妆争绰约,迎风小舞称清狂。 须酬佳客千杯绿,无奈明时两鬓苍。 向晚乘凉各归去,一天朗月浸沧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ǐ):清澈的样子。
  • 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 清狂:放逸不羁。
  • :这里指应对、招待。
  • 沧浪:青苍色的水。

翻译

碧绿的池水清澈荡漾,散发着天然的香气,满眼的荷花盛开,这里好似水乡一般。 在阳光的映照下,新妆的荷花争相展现出柔美姿态,迎着微风轻轻舞动,显得放逸不羁。 应当以千杯美酒招待佳客,但无奈在这开明的时代,我的两鬓却已斑白。 傍晚时分,大家各自乘凉归去,唯有那一天朗朗明月沉浸在青苍的水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碧池荷花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首联通过“碧池”“天香”“芙蓉”“水乡”等词语,展现出荷花池的清新美丽,如一幅水乡画卷。颔联中“映日新妆争绰约,迎风小舞称清狂”,生动地描写了荷花在阳光和微风中的姿态,富有动态美。颈联则表达了作者面对美好景色,却因时光流逝、两鬓斑白而产生的无奈之感。尾联以“向晚乘凉各归去,一天朗月浸沧浪”作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明月倒映在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既有对荷花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