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东山先生行边三首
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
欻兹数百骑,夜过长城来。
我公调兵食,惨淡旌旗开。
前驱初出塞,黠虏惊且猜。
平生职方略,声彻单于台。
况兹仗忠义,山岳可使摧。
乃知折冲具,庙胜先抡才。
吁嗟秦汉时,无策良可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欻(xū):忽然。
- 黠(xiá)虏:狡猾的敌人。
- 平生职方略:一生中致力于作战的策略。
- 声彻单于台:名声传到单于的营帐。(单(chán)于:匈奴首领的称号)
- 折冲具:克敌制胜的武器。
- 庙胜:指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 抡才:选拔人才。
翻译
七月的秋天已经变得肃杀,北风卷动着黄色的尘埃。忽然,数百骑兵在夜晚越过长城而来。我的主公调拨兵粮,旗帜在惨淡的情境中展开。先头部队刚出塞,狡猾的敌人既惊且疑。主公一生致力于作战策略,名声传到单于的营帐。况且依仗着忠义,山岳都可以摧毁。由此可知,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朝廷事先的谋略和对人才的选拔。唉,想想秦汉之时,没有好的策略实在是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出征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紧张而严肃的氛围。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如“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烘托出了战争的氛围。接着描述了主公调兵遣将的情景,以及军队出塞后对敌人的震慑。诗人强调了忠义和正确的战略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与秦汉时期缺乏良策的对比,表达了对当下的期望和思考。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