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堂二首

· 魏观
翠葆葳蕤九凤旗,东华遥望立多时。 都堂启事貂蝉集,率卫轮班虎豹驰。 月绕珠帘升讲席,花迎金辂肃朝仪。 六王炳炳前星后,珠纬联辉上玉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葆(cuì bǎo):指饰以翠羽的车盖。
  •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 凤旗:绣有凤凰图饰的旗帜。
  • 都堂:尚书省总办公处的称呼。
  • 启事:陈述事情,这里指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
  • 貂蝉:原指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后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
  • 率卫:率领的卫队。
  • (lù):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也指古代的一种大车。
  • 炳炳:光彩闪耀的样子。
  • 珠纬:指五星,因五星如珠之绕纬。
  • (chí):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

翻译

车盖上翠羽繁盛,九凤旗飘扬,我遥望东方的大本堂站立了许久。在都堂里,达官贵人聚集着陈述政务,率领的卫队像虎豹一样驰骋。月亮绕过珍珠帘子,照亮了讲经的席位,鲜花迎接皇帝的大车,整肃着朝廷的礼仪。六王光彩闪耀,如同前星之后的璀璨星辰,五星如珠般环绕闪耀,映照在皇宫的台阶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本堂的庄严和宏伟,以及朝廷的威严和秩序。诗中通过对翠葆、凤旗、都堂、貂蝉、虎豹、珠帘、金辂等景象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大本堂的华丽和重要地位,以及朝廷的庄重和威严。同时,“月绕珠帘升讲席,花迎金辂肃朝仪”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朝廷礼仪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六王炳炳前星后,珠纬联辉上玉墀”,以星辰和珠纬的光辉来象征六王的荣耀和朝廷的辉煌,体现了对朝廷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恢弘,展示了作者对大本堂和朝廷的深刻印象和崇敬之情。

魏观

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