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参藩觐国之任武昌

校文曾许共燃藜,宝剑将分思倍凄。 好士定容鹦鹉赋,采芳还惜鹧鸪啼。 洞庭波阔天真远,巫女云高日未低。 赤芾早誇藩岳贵,相思知不隔云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校文:校勘文章。
  • 燃藜:指夜读或勤奋学习。(“藜”读音:lí)
  • 倍凄:加倍的凄凉。
  • 好士:喜好和重视人才。
  • :容纳,这里指赏识。
  • 鹦鹉赋:此处借指才华出众的文章。
  • 采芳:采摘香草,这里可理解为寻找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鹧鸪啼:鹧鸪的啼叫声,常被古人认为是忧愁、凄清的象征。
  • 洞庭:湖名。
  • 波阔:波浪宽广。
  • 天真:这里指天空。
  • 巫女云:巫山神女的云层,暗指地方的神秘和美好。
  • 赤芾(“芾”读音:fú):红色蔽膝,为古代大夫以上所服之物,这里借指高官的服饰,象征着尊贵的地位。
  • 藩岳:指诸侯或方伯,这里指代刘参藩的职位。
  • 云泥:云彩和泥土,比喻地位的高下悬殊。

翻译

曾经一同答应校勘文章、勤奋学习,如今将要分别,手持宝剑,思绪中倍感凄凉。重视人才定会赏识如鹦鹉赋般才华横溢的文章,寻觅美好时却又惋惜鹧鸪的悲啼。洞庭湖波浪宽广,天空显得格外遥远,巫女所在之处云层高耸,太阳尚未西沉。早早地就夸赞您身着象征尊贵的赤芾,担任藩岳的高位,我对您的思念之情不会因为地位的悬殊而阻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参藩前往武昌赴任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美好前程的祝愿。

首联通过回忆曾经共同学习的时光,与如今即将分别的现实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的伤感。颔联中“好士定容鹦鹉赋,采芳还惜鹧鸪啼”,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能够赏识人才的期望,另一方面以鹧鸪啼的悲声衬托出离别的哀愁。颈联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巫山的神秘高远,以景衬情,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尾联则强调了友人的尊贵地位,并表示自己的思念不会因地位差异而改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离别之情与对友人的祝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