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观察入贺

天王政令敷寰宇,德意涵濡若膏雨。 草木迎阳尽欲欢,燕雀逢春俱解语。 大地河山日月明,中朝礼乐夔龙叙。 喜气朝看溢禁闱,讴歌远慰闻边土。 烨烨前星傍紫枢,迢迢少海通玄渚。 丰芑重贻奕叶谋,姞兰更嗣芳条绪。 丹穴鹓鸾接翼飞,渥洼龙种乘云举。 南极祥光映綵弧,西昆王母具麟脯。 华封三祝愿圣人,嵩岳连呼拜明主。 公从观察列藩屏,晨向轩墀效歌舞。 便学东方诵柏梁,更袭成周陈石鼓。 文德常期列训球,武功惟愿扬干羽。 千秋金鉴未为奇,大宝名箴堪并数。 天子非常赐燕欢,群公不翅垂誇许。 尔在南中静蜃氛,功存岭外同棠树。 霜飞六月散炎蒸,瑞应五羊茂禾黍。 论德还当列鼎铉,比绩会且铭钟吕。 何如循吏觏龚黄,实从间气生申甫。 金茎玉露会重颁,圭瓒黄流看独贮。 钦哉毋坠尔成劳,勖矣尚为国良辅。 出当保障入好佐,内作后先外禦侮。 闻令惟思竭股肱,感恩直愿输心膂。 臣何功焉受宠施,稽首万年同召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寰宇(huán yǔ):指整个世界。
  • 涵濡(hán rú):滋润,浸渍。
  • 膏雨:滋润作物的霖雨。
  • 禁闱(jìn wéi):宫廷门户。借指宫廷。
  • 烨烨(yè yè):明亮、灿烂的样子。
  • 紫枢:朝廷中枢部门。
  • 少海:指渤海。
  • 玄渚:北方的水涯。
  • 丰芑(fēng qǐ):《诗经·大雅》篇名,诗中歌咏祖先的功绩,这里指帝王的德政。
  • 奕叶:累世,代代。
  • 姞兰:此处指代美好的女子,寓意着子孙繁衍。
  • 綵弧:彩色的弧形,可能指祥瑞的天象。
  • 西昆:西方的昆仑山,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 华封三祝:华州封人对尧的三祝,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
  • 藩屏:藩篱屏蔽,比喻卫国的重臣。
  • 轩墀(xuān chí):殿堂前的台阶,这里指朝廷。
  • 柏梁: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与群臣赋七言诗,每人一句,句句用韵。后称应制诗为柏梁体。
  • 成周:西周的东都洛邑,借指周代的礼乐制度。
  • 石鼓:中国古代刻石文字,内容多为记载国君游猎的事,字体为大篆。
  • 训球:教导法则。
  • 干羽: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这里指文德教化。
  • 金鉴:指对人进行讽喻的文章或书籍,也指帝王自警的书籍。
  • 名箴:著名的箴言。
  • 鼎铉(dǐng xuàn):比喻宰辅之职。
  • 钟吕:指乐律,也借指音乐、音律。
  • 龚黄:汉代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泛指循良的官吏。
  • 间气:旧谓英雄豪杰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间世而出。
  • 申甫: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
  • 金茎玉露:承露盘中的露水,传说饮之可延年,这里指帝王的恩赐。
  • 圭瓒(guī zàn):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形状像勺,以圭为柄。
  • 黄流: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的酒,古代用于祭祀。
  • 股肱(gǔ gōng):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佐之臣。
  • 心膂(xīn lǚ):心与脊骨,比喻主要的辅佐人员,也指亲信得力之人。

翻译

天王的政令遍布整个世界,他的仁德之意像滋润万物的膏雨。草木迎着阳光都尽情欢悦,燕雀逢到春天都能够理解人话般欢唱。大地山河日月明亮,朝廷的礼乐制度有夔龙般的人才来安排。喜气早晨看来充满宫廷,远处的边土也听到了歌颂安慰的声音。明亮的前星靠近朝廷中枢,遥远的渤海连通着北方的水涯。帝王的德政为子孙后代留下深远的谋略,美好的子孙繁衍延续着美好的脉络。丹穴的鹓鸾结伴飞翔,渥洼的龙种乘云升腾。南极的祥瑞之光映照着彩色的弧形,西方昆仑山上的王母准备了麒麟肉脯。向华州封人对尧那样的三祝献给圣人,在嵩岳连连高呼叩拜圣明的君主。您作为观察使位列藩屏之臣,早晨在朝廷向皇上献上歌舞。便学习东方人吟诵柏梁体诗,更承袭成周的礼乐制度陈列石鼓。文德常常期望成为列训之球,武功只愿发扬文德教化。千秋的金鉴也不算奇特,大宝的名箴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天子特别赐予宴饮的欢乐,群臣们不只垂下夸赞赞许。您在南方平静了蜃气的氛围,功劳留存于岭外如同甘棠树一般。寒霜在六月飞散炎热,祥瑞应在五羊之地使禾黍茂盛。论德行应当位列宰辅之职,比较功绩会且铭记于钟吕之乐。如何像循吏龚遂、黄霸那样被人遇见,实在是从特殊的气象中诞生出贤能的辅佐之臣。金茎玉露会再次颁赐,圭瓒黄流看您独自贮存。恭敬啊不要丧失您的成功之劳,勉励啊尚要成为国家的良辅。出去应当成为保障,进入应当成为好的辅佐,在内作为先后之臣,在外抵御外侮。听闻命令只想着竭尽全力,感恩之情直接愿意献出自己的心力。臣有什么功劳受到这样的恩宠赏赐,叩头万年如同召虎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向沈观察表示祝贺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对沈观察的称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天王政令的广泛施行以及带来的美好景象,如草木欢悦、燕雀解语、大地光明等,展现出国家的兴盛和祥和。同时,诗中对沈观察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他在南方的功绩如平息蜃氛,如同甘棠树般留下美名,也期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的良辅。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沈观察的美好祝愿。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