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剧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时丙戌九月既望也

· 丰坊
我祖全归鄮山穴,青山如簪水如玦。时殊势失民共欺,宰木千章争斩伐。 忆初射策酬祖愿,愿得幽泉开笑面。那知一别五六年,冢上无人浇麦饭。 呜呼三歌兮情更苦,阴云四塞飞秋雨。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ī):停留。
  • 秣陵:今南京。
  • 乞休:自请辞去官职。
  • :阻碍。
  • 鄮(mào)山:山名。
  • 玦(jué):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翻译

我的祖先全部归葬在鄮山墓穴中,那里青山如簪子,河水如美玉。时势不同,权势丧失,百姓也都来欺负,成百上千的上好树木被争相砍伐。

回忆起初入仕途是为了报答祖先的愿望,期望能让祖先在九泉之下开心。哪知道这一分别就是五六年,坟墓上都没有人去浇奠祭祀的麦饭。

唉,唱到第三歌啊心情更加悲苦,阴云密布,四周充塞,秋雨纷飞。

赏析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祖先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描述了祖先墓地的景象以及树木被砍伐的惨状,反映了时势的变迁和人心的不古。接着,通过回忆自己当初的志向和如今祖先坟墓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失落。最后,以阴云秋雨的景象烘托出悲伤的氛围,使情感进一步深化。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丰坊

丰坊

明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丰熙子。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有《万卷楼遗集》等。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