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东南民力知全竭,西北长城更欲修。 定有壮丁填野壑,况兼新麦在平畴。 寻常功业人知好,十万人心或可忧。 白屋书生真过计,便因家国泪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民力: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 (jié):尽,用尽。
  • 长城:此处指防御工事。
  • 壮丁:指青壮年男子。
  • 平畴(chóu):平坦的田野。
  • 白屋:指平民百姓的住房,也指平民。

翻译

东南地区百姓的力量已全然耗尽,西北边的长城却还想要修筑。 必定会有壮丁被填进荒野沟壑之中,更何况还有新麦生长在平坦的田野里。 平常的功业人们都知道是好的,但十万人的心可能会令人担忧。 我这贫寒的书生真是过分忧虑了,就因为国家之事而泪如雨下。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诗人对东南地区民力耗尽的状况表示担忧,同时对西北修筑长城可能带来的后果感到忧虑。诗中通过“壮丁填野壑”“新麦在平畴”的对比,凸显了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矛盾。“寻常功业人知好,十万人心或可忧”则表达了诗人对只追求表面功业而忽视百姓心声的不满。最后两句,诗人以“白屋书生”自称,表现出自己虽身份卑微,但心系国家,为国家的现状而悲伤流泪。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

韩邦靖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