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山

· 钟芳
异教羌番外,何年到我疆。 冥心皆幻境,趺坐即禅房。 日月千生劫,形骸四大忘。 中原无着处,只合摈夷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
  •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人的身体由四大构成。

翻译

在那异教的羌域之外,不知是哪一年来到了我们的边疆。 静下心来,一切皆为虚幻之境,双腿盘坐之处便是禅房。 日月流转,经历了千生的劫难,连身体由地、水、火、风构成都忘却了。 在中原找不到容身之处,只适合被摒弃到这荒蛮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和尚山为主题,表达了对佛教及相关事物的思考。诗的首联提到和尚山来自异教的羌域之外,不知何时来到了“我疆”,引发了对其来源的疑问。颔联描述了通过冥心达到幻境,以及趺坐体现禅意的情景。颈联则从时间的角度,强调了历经千生劫,以及忘却形骸四大的境界。尾联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认为在中原无处容身,只能被放置在这荒僻之地。整首诗意境深邃,通过对和尚山的描绘,探讨了宗教、人生和处境等问题,富有哲理意味。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