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诗为马御史作
淑气通南国,祥光照北天。
太平天子圣,有道帝臣贤。
岁晏风常满,阳和露更妍。
峥嵘列柏上,缥缈吉云边。
瑞色霜威借,寒光豸绣牵。
当窗流月魄,绕户引星缠。
似泻天河水,因翻玉井莲。
三珠琪树合,四照若华搴。
风重光疑碎,烟深影复圆。
非关时警鹤,岂藉候鸣蝉。
试物浑无迹,霏空体自然。
金茎擎汉日,宝液注尧年。
德动元归圣,灵扶讵望仙。
及春禆广泽,助海委微涓。
细草含芳润,枯条湛碧鲜。
雄文如似者,应为奏甘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淑气:温和之气。(“淑”,读作“shū”)
- 晏:晚,迟。
- 妍:美丽。
- 峥嵘:形容高峻突出的样子。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缥”,读作“piāo”;“缈”,读作“miǎo”)
- 吉云:五色云。古以为吉祥之兆。
- 瑞色:吉祥的霞光。
- 霜威:寒霜肃杀的威力。
- 豸(zhì)绣: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獬豸,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用角触不正之人。
- 月魄:指月初生或圆而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亦泛指月亮,月光。
- 星缠:星空。
- 若华:若木之花。
- 搴(qiān):拔取。
翻译
温和的气息通向南方的国度,祥瑞的光芒照耀着北方的天空。
太平盛世的天子圣明,有道德的臣子贤良。
年末的风常常充盈,阳光温暖露水更加美丽。
高峻的柏树上面,隐隐约约的吉祥云彩在旁边。
吉祥的霞光借助着寒霜的威严,寒冷的光芒被执法官的官服所牵引。
月光照在窗户上,星光环绕着门户。
好似倾泻的天河水,又像是翻动的玉井莲。
三珠树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四周围的光芒如同若木之花被拔取。
风大时光芒似乎破碎,烟雾深时影子又变得浑圆。
并非是因为时时警惕的仙鹤,也不是凭借着按时鸣叫的蝉。
试着寻找事物却没有痕迹,在天空中飞舞的姿态自然天成。
高大的铜柱撑起汉朝的太阳,珍贵的液体注入尧帝的时代。
道德的力量使万物回归圣明,神灵的扶助岂是希望成仙。
等到春天增添广大的恩泽,帮助大海注入微小的水流。
细嫩的草包含着芬芳的润泽,干枯的枝条变得深绿而鲜艳。
像这样雄伟的文章,应该为皇帝进献奏上甘泉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充满了祥瑞和美好的意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淑气、祥光、风、露、柏、云等,营造出一种和谐、繁荣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天子的圣明和臣子的贤良,以及道德和神灵的力量,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如“似泻天河水,因翻玉井莲”“三珠琪树合,四照若华搴”等,使诗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诗中的对仗也较为工整,如“淑气通南国,祥光照北天”“太平天子圣,有道帝臣贤”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