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聚奎楼

· 韩雍
楼成星聚兆文明,此日登临客况清。 报国未能酬素志,兴贤深望济苍生。 云开南浦双眸豁,月照东湖一掌平。 寄语苏公好珍重,莫教方叔误时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聚奎楼:楼阁的名称。
  • :预示。
  • 客况清:客中的境况清新。
  • 素志:向来的志愿。这里指为国家效力的志向。
  • 兴贤:推举有才能的人。兴,推举、起用。贤,有才能的人。
  • 苍生:百姓。
  • 南浦:南面的水边。
  • 双眸豁:双眼开阔明朗。
  • 东湖:具体的一个湖的名称,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理解。
  • 一掌平:像手掌一样平坦,形容湖面平静。
  • 苏公:可能指的是一位姓苏的人。
  • 方叔:借指将帅或贤臣,此处结合语境可能意在提醒不要像方叔那样被误解或耽误名声。

翻译

这座聚奎楼建成后,星辰汇聚在这里,预示着文明的兴盛。今日登上这座楼,客中的境况格外清新。我想要报效国家,却未能实现向来的志向;我深切地期望能够推举贤能之人,从而救助天下苍生。云朵在南面的水边散开,我的双眼变得开阔明朗;明月映照着东湖,湖面像手掌一样平静。我要寄语苏公,请您好好珍惜自己,不要像方叔那样被耽误了名声。

赏析

这首诗围绕聚奎楼展开,既描绘了楼的建成所带来的美好寓意,也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期望。诗的首联通过“楼成星聚兆文明”,赋予了聚奎楼一种祥瑞的象征意义,同时“客况清”又写出了诗人登上楼时的清新感受。颔联则抒发了诗人报国之志未酬和希望兴贤济民的愿望,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颈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云开南浦双眸豁,月照东湖一掌平”,以开阔的意境展现了周围环境的美丽,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此时的心境。尾联中的“寄语苏公好珍重,莫教方叔误时名”,可能是对某位友人的告诫或期望,希望对方能够珍惜自己,不要被误解或耽误名声。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诗人的情感与楼的景象相结合,富有感染力。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