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书冢

· 钟芳
云山何嵯峨,云是中书墓。 天语镌丰碑,盘旋凰鸾翥。 守冢依山阿,蓊蔚多嘉树。 甃石结墓门,樵牧敢窥觑。 慨彼缁黄流,夷教卒难谕。 体魄眇弗念,谬起轮回虑。 醮荐地天通,解令愚子惧。 若人固足尚,卜兆得所据。 泉壤慰幽灵,孝义足欢豫。 颓风谅斯敦,天彝孰能禦。 我行如有怀,登览为延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天语:帝王的诏敕旨意。
  • 镌(juān):雕刻。
  • 甃(zhòu)石:以砖、石砌垒的井壁或砌体。
  • 窥觑(kuī qù):偷偷地看。
  • 缁黄流:指僧人和道士。缁,黑衣,指僧人;黄,指道士。
  • 夷教:这里指佛教轮回之说,认为人生有生死轮回。
  • 醮荐(jiào jiàn):祭祀。

翻译

那云山是多么高峻啊,云下就是中书的坟墓。 帝王的旨意镌刻在高大的丰碑上,碑上的雕刻如盘旋的凰鸾展翅欲飞。 守墓的地方依傍着山弯,那里草木茂盛,有许多美好的树木。 用石头砌成墓门,砍柴的和放牧的人都不敢偷看。 感慨那些僧人和道士,佛教的教义最终难以理解。 不考虑自己渺小的身躯,错误地产生了轮回的顾虑。 通过祭祀祈求天地相通,却让愚昧的人感到恐惧。 像这样的人固然值得崇尚,占卜选择的墓地也有依据。 九泉之下的灵魂得到安慰,孝义之事足以让人感到欢乐愉悦。 希望这种衰败的风气能够得到纠正,天理伦常谁又能违背呢。 我在行走中若有所思,登上高处眺望并长久地站立。

赏析

这首诗围绕中书墓展开,描绘了墓地的环境、相关的一些现象以及诗人的思考。诗的前几句写中书墓的位置和墓碑的庄严,以及墓地周围的景色。接着,诗人对佛教的轮回之说表示了感慨,认为这种教义难以理解,且让人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同时对一些愚昧的祭祀行为提出了质疑。然后,诗中提到像中书这样的人值得崇尚,其墓地的选择也有一定依据,强调了孝义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纠正衰败风气、遵循天理伦常的期望,以及自己在游览时的所思所感。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沉,通过对中书墓的描写和对相关现象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社会风气的看法。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