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光卿杨亦琳韩芬男刘觐国四子上春官

濯濯秋江生暮凉,送君南浦棹相将。 分携岐路今千里,不尽离愁此一觞。 白首吾生空浪迹,少年意气尔飞扬。 汉廷召对惟公等,诘屈还谁咏柏梁。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濯濯(zhuó zhuó):形容江水平静清澈的样子。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来指送别之地。
  • (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 相将:相随,相伴。
  • 岐路:岔路,指分别的道路。
  • (shāng):古代酒器。

翻译

清澈平静的秋江在傍晚时分生出了些许凉意,我在这送君之地看着你们乘船将要向南边的渡口驶去。 在这分别的岔路口,从此就要相隔千里,这一杯酒也难以倾尽心中那无尽的离愁别绪。 我这一生到现在只是虚度时光、四处漂泊,而你们这些年轻人却意气风发、壮志飞扬。 朝廷召你们去应试,只希望你们能够脱颖而出,到那时,还有谁能在朝堂上像当年汉武帝君臣那样作柏梁诗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苏景熙为四位年轻人送行,前往参加春官考试。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秋江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送别做铺垫。颔联则着重表达了分别时的离愁别绪,路途遥远,而这一杯酒也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颈联中,作者将自己的浪迹生涯与年轻人的意气风发相对比,既表达了对自己的感慨,也对年轻人寄予了厚望。尾联则对年轻人参加考试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在朝廷中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又有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期望。

苏景熙

苏景熙,字汝载,号闻道人。顺德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援例入太学。工诗,与韩上桂辈交游。有《桐柏山房集》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