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有怀

· 储巏
清夜棹歌发,高秋客思生。 绵绵乡国梦,历历水云程。 老树危蟠石,冲波怒啮城。 白门楼上月,偏傍海东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zhào)歌:行船时所唱的歌。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 蟠(pán):屈曲,环绕。
  • 啮(niè):侵蚀,这里指河水冲刷。

翻译

在清幽的夜晚行船唱起了歌谣,秋意深浓时客居他乡的思绪油然而生。 连绵不断的是对故乡的梦境,清晰分明的是那水路云程。 古老的树木盘曲着危立在石头旁,汹涌的波涛愤怒地冲刷着城池。 白门楼上的明月,偏偏向着东方的大海明亮地照耀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彭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首联通过“清夜棹歌”和“高秋客思”,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点明了时间和诗人的情感状态。颔联中“绵绵乡国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历历水云程”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颈联以“老树危蟠石”和“冲波怒啮城”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尾联的“白门楼上月,偏傍海东明”,以明月为载体,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储巏

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有《柴墟集》。 ► 1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