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

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云意已阑。 棋罢忘言凭胜负,梦馀无迹任悲欢。 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 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恻绕吟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楼:华美的建筑物,这里指华丽的高楼。
  • 高寒:高而寒冷。
  • :残,尽。
  • 转劫:佛教语,指转世轮回。

翻译

登上华美的高楼在秋天产生了进入高寒之境的感觉,看尽了苍茫的云朵心意已经阑珊。棋局结束后忘记言语任凭胜负,梦后没有痕迹任凭悲欢。金色的轮回劫难知道难以结束,像碧海一样的大量愁绪也不觉得会宽阔。想要模拟骚体词赋天问,众多生灵凄恻地环绕在吟诗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且略带哀愁的意境。诗人站在琼楼之上,面对秋天的景象和人生的感悟。“看尽苍云意已阑”表现出一种经历过后的疲惫和淡然;“棋罢忘言凭胜负”则显示出对世间纷纷扰扰的泰然处之;“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既体现了对人生苦难轮回的思索,又倾诉了心中无尽的愁苦。最后以“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恻绕吟坛”作结,展现出一种对宇宙万物和人生的探寻与追问,以及那种挥之不去的愁绪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思索。

吕碧城

吕碧城

吕碧城(1883-1943),女,安徽旌德人,原名贤锡,字遁天、明因,后改字圣因,法号宝莲,别署兰清、信芳词侣、晓珠等。清代山西省学政吕凤岐三女。母名严士瑜,工诗善画、颇有才名。幼承家学,七岁能作巨幅山水画,十二岁诗文俱已成篇。1903年春任天津《大公报》编辑,不久任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18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南社。与秋瑾为挚友,力倡女权运动,反对封建专制。所作诗词清丽明快,多写异域风情,饶有新意,颇得樊增祥激赏,誉之为“姑射婵娟子”,龙榆生称之为近三百年名家词之“殿军”。通晓英、法、德三国文字,精研释典,大力弘扬佛旨。著有《晓珠词》4卷、《欧美漫游录》、《名学浅说》、《文史纲要》、《美利坚建国史纲》等。 ► 1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