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矮跛相士其一
鍊石为形,铿金为音。
世方好圆,痴守方心。
阴阳絪缊,人一气质。
善恶之微,證于声色。
意所欲发,虽吾不知。
彼美子刘,洞其先几。
肮脏难合,今世道病。
如子所言,生禀已定。
戆夫勇士,往往一偏。
以视妾妇,岂不犹贤。
洪范得三,二曰刚克。
会其归其,好是正直。
学问工夫,气质用微。
汝能观形,安知其馀。
子术已定,吾情已成。
子执子术,吾安吾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鍊石:锻炼石头。 鍊(liàn),同“炼”
- 铿金:像敲击金属一样(发出声音)。 铿(kēng),象声词
- 絪缊(yīn yūn) :形容云烟弥漫、气氛和谐。这里指天地阴阳之气交融
- 證(zhèng):同“证”,验证,证明
- 先几:事先显露的迹象
- 肮脏:这里指刚直倔强 肮(kǎng)脏(zǎng ) 用于比喻义时读音特殊
- 戆夫:愚直、刚直的人。 戆(zhuàng),迂愚
- 刚克:以刚强取胜。克,制胜。
翻译
用石头锻炼成形状,让金属敲击发出声响。世上正喜好圆滑,而有人却痴心地坚守方正之心。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融,人便有了各自的气质。善恶的细微之处,能从声音和神色中得到验证。心中想要表达的想法,即使自己有时都不察觉。那个美好的刘姓朋友,却能洞晓事情事先显露的迹象。刚直倔强难以与世俗相融,这是当今世道的弊病啊。就如你所说,人的禀赋生来就已确定。那些愚直勇敢的人,往往观念有所偏差。但比起那些阿谀逢迎的人,难道不是更加贤良吗?《洪范》提出三种品德,第二种便是刚强能制胜。融合各种归结起来,世间最推崇的还是正直。做学问下功夫,在气质上作用细微。你能通过观察外形看相,又怎知其他更深层的东西呢。你的术法已然确定,我的性情已然形成。你坚守你的术法,我安守我的性情。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赠予一位名为刘矮跛的相士。开篇以“鍊石为形,铿金为音”独特地引出世间百态与个人坚守的对比,凸显出在追求圆滑的世风下,能坚守方正之心的难能可贵 。接着讨论人的气质源于阴阳交融,善恶可从声色中寻迹,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本质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及对刘矮跛相术的见解以及借此对世态、人性的探讨,如认为刚直倔强之人虽难合于世但胜过阿谀之徒,“戆夫勇士”与“妾妇”形成鲜明对照。还引用《洪范》中“刚克”的观点,强调“正直”的重要价值。最后,诗人表明自己与相士虽术法和性情不同,但都将各自坚守,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坚定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立意深刻,笔触之间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与对人生的思考,又流淌出他坚守自我的人格魅力。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