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日日看山好,山山山色苍。 忘机鸥下早,恋厩马行忙。 松晓清风湿,荷秋流水香。 短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忘机:忘却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这里借指一种悠闲超脱的心境。
  • 鸥下早:鸥鸟早早地飞落。古人认为鸥鸟忘机,与人亲近。
  • 恋厩(jiù)马:眷恋马厩的马,比喻奔波忙碌、恋念世俗的人。
  • 铁笛:铁制的笛管。 声音较为响亮。

翻译

每日望着山峦,都觉得景致美好,每一座山都是一片苍郁之色。忘怀机巧的鸥鸟早早地飞落,而眷恋马厩的马却匆匆奔忙。清晨松林间清风裹挟着湿润,秋天的荷叶让流水中也弥漫着清香。我披着短小的蓑衣吹奏着铁笛,在这悠悠岁月里,与大江一同长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航行途中的所观所感。开篇“日日看山好,山山山色苍”,通过重复的用词,强调了诗人每日面对山峦时的欣赏之情,“山色苍”勾勒出群山大江雄浑壮阔且带有古朴凝重质感的景色。 “忘机鸥下早,恋厩马行忙”一句以“忘机鸥”和“恋厩马”作对比,鸥鸟的自在闲适、超脱忘机与马的忙碌奔逐形成鲜明反差,借此表达诗人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奔逐的不屑。 “松晓清风湿,荷秋流水香”从嗅觉和触觉等多个角度描绘景色,清新的风、湿润的感觉、流水的荷香,画面感十足,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江上景色的清幽宜人。“短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则将诗人自己的形象融入画面,披着短蓑吹奏铁笛,悠然洒脱,最后以山水长存感慨时光,意境开阔,流露出诗人豁达、超凡的心境以及面对坎坷人生依然保持的超脱与淡然。整首诗情景交融,用词简洁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文天祥诗歌沉郁壮阔且富有哲思的风格。

文天祥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