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

· 史浩
朔风吹雪障江梅,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澹泊曾参的的来。 祇向茅檐露消息,华堂虚费管弦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句进行和作。
  • 王龟龄校书:王龟龄,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校书是官职名,负责校勘书籍。
  • 朔风:冬季的北风。
  • :阻隔,这里指大雪覆盖。
  • 江梅:江边的梅花。
  • :这里是懂得、理解的意思。
  • 半面:形容相见甚少,如同只见到对方的一面。
  • 胡然:为什么,表惊讶或不解。
  • 及三杯:喝到第三杯酒,借酒浇愁或庆祝。
  • 清凉:清冷,这里指梅花的气质。
  • 炎炎:形容热烈或酷热。
  • 澹泊:恬淡,不追求名利。
  • 的的:分明的样子,形容心境清澈。
  • :只,仅仅。
  • 茅檐:简陋的屋檐。
  • 华堂:华丽的大厅。
  • 虚费:白白浪费。
  • 管弦: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翻译

冬日寒风吹过,大雪覆盖了江边的梅花,即使我写下诗句也无法使它绽放。我担心自己与这梅花无缘,只能远远欣赏,为何还要特意喝上三杯酒以示亲近?我害怕梅花的清冷气质会随着炎热离去,而我内心的恬淡却像它一样清晰。我只是在简陋的屋檐下感受它的消息,而华丽的大厅里空有音乐的催促,也唤不回那幽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梅在严冬中傲然独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自己无法用诗歌唤醒梅花的开放,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与梅花近距离接触的遗憾。在对比中,诗人更显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执着追求,认为真正的美并不在于繁华的场合,而在心灵的契合。

史浩

史浩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 6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