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西山

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 嵌空抱奇秀,上有凌云梯。 小屋八九间,茅檐敢辞低。 所欣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密竹转脩径,老松故成蹊。 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 仰视天宇大,四观渺回溪。 徐行信足力,未畏成颠跻。 用意各有适,孰云无町畦。 平生几濡首,末路多噬脐。 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胡为滥麾钺,坐听鸣鼓鼙。 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可能三径草,归路老更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强(qiáng):有余,多一点。这里“十亩强”指十多亩。
  • 嵌空:山岩深邃处。
  • 凌云梯:高耸入云的登山小路,形容山路高险。
  • 面势:指方向和地势。
  • 脩径:长长的小路,“脩”通“修”。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景气肃:气候景象萧索。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 ****颠跻(jī):颠仆、跌倒。这里指道路艰险容易摔倒。
  • ****町畦(tǐngqí):田界,借指界限、规矩。
  • 濡首:意思是被水沾湿了头,比喻处于困境。
  • 噬脐:用嘴咬自己的肚脐,比喻后悔不及 。
  • 巢幕燕:在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境极危险。
  • ****触藩羝(dī):公羊用角抵撞藩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羝”指公羊。
  • ****滥麾钺(yuè):滥用兵权,“麾”是指挥,“钺”指古代兵器,象征兵权 。
  • ****鼓鼙(pí):战鼓,这里代指战争。
  • 外物委虫臂:出自《庄子·大宗师》,意思是把身外之物看作微不足道的东西。
  • 全生思马蹄:出自《庄子·马蹄》,表达保全生命顺应自然的想法。
  • 三径草:代指归隐之地。

翻译

西山有十多亩地,地势高低起伏不太整齐。山岩深邃奇特秀丽,上面有高耸入云的登山小路。山上有八九间小屋,茅草屋檐低矮不必嫌弃。令人欣喜的是房屋方向和地势都很好,老人小孩相互搀扶前来观赏。浓密的竹林环绕着长长的小路,古老的松树下面已形成了小路。仲冬时节气候萧索,但山上的碧草依然长得很茂盛。抬头仰望天空无比广阔,环顾四周,迂回曲折的溪流尽收眼底。慢慢地行走依靠自己的脚力,也不害怕道路艰险容易跌倒。每个人都各得其乐,谁说做事一定要有规矩和界限。人生中多次陷入困境,到了晚年也常因过去的事而后悔。我不愿做那筑巢在帷幕之上处境危险的燕子,也不肯学那用角抵撞藩篱进退两难的公羊。为什么还要滥掌兵权,坐听战鼓声声呢?应该把身外之物看作微不足道的东西,学会顺应自然保全生命。或许那归隐之地的草都已长得很高了,而我归途却越来越迷茫。

赏析

这首诗是叶梦得表达对西山的怀念以及自身人生感慨之作。诗开篇描绘西山景色,写西山的规模、山势以及山上的建筑等,笔触自然清新,展现出西山质朴而独特的美感,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接着描写山中景象,如密竹、老松、碧草等,通过对仲冬时节依然生机盎然的景色描绘,进一步渲染出西山环境的清幽与美好。

在叙述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时,诗人引经据典,表示厌倦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遗憾,不愿在危险境地中挣扎,更不愿滥用权力投身战场。他流露出对保全生命、顺应自然的向往,渴望归隐山林,然而却又对归隐之路感到迷茫,深刻地刻画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生动刻画,又饱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较高的艺术造诣。

叶梦得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