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

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 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 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 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阊阖拨云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缶(fǒu):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 乌乌:歌呼声。
  • 阑干:栏杆。
  • 唾壶:一种小口巨腹的盛痰容器。
  • 髀(bì)肉:大腿上的肉。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

翻译

仰头朝天击打瓦缶歌唱,拍遍了栏杆并敲碎了唾壶。病了许久才忍住抚摸新增的大腿肉,历经劫后惊讶地抚着自己的头颅。箱子里藏着与名士有株连关系的簿籍,墙壁上挂着天下群雄如豆剖般分裂的地图。怎敢依靠媒人而跟从凤凰的车驾,亲自推开天门拨开云彩大声呼喊。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懑与壮志豪情。诗中“仰天击缶唱乌乌”显示出一种情绪的激昂;“拍遍阑干碎唾壶”体现出心中的郁积与不忿。“病久忍摩新髀肉”用刘备的典故,表达对时光流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劫余惊抚好头颅”则流露出劫后余生的复杂心情。“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描绘了复杂的局势与各种关联。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欲一展抱负、积极向上的心态。整首诗情感强烈,意境深沉,有一股豪迈而又无奈的气息交织其中。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