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聚八仙·洋绣毬花
莫比花看,枝叶里、分明细蹙冰纨。挤来挨去,有意辏做团圞。粉脸轻匀妆镜内,肉红渐抹口脂间。两三番。借霞染雪,微换芳颜。
怜渠风帆浪舶,惯傍珠倚玉,渡海波寒。梦隔家乡,来伴数曲栏干。蛾眉虽悔淡扫,又羞学葵榴太晕丹。无人采,怕露深难滚,懒上钗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辏(còu):聚集。
- 团圞(luán):团圆,团聚。
- 肉红:像肌肉的浅红色。
- 渠:它,这里指洋绣毬花。
- 浪舶:指海船。
- 葵榴:向日葵和石榴花。
- 晕丹:形容颜色浓重。
- 钗幡:妇女的首饰和头饰。
翻译
不要把它只当作普通的花来看,在枝叶之间,它分明就像是精细皱起的白色丝绢。它们拥挤着相互挨靠着,有意地凑成了团圆的形状。那粉色的花朵如同在妆镜里轻轻匀抹过一般,浅红色渐渐抹在如同口脂的地方。经过几次变化,借霞光染白,微微改换了美丽的容颜。
可怜它经过风吹浪打的海船运输,习惯了依傍珠宝美玉,渡过寒冷的海波。在梦中与家乡相隔,来到这里伴着几道栏杆。即使蛾眉曾后悔过于淡雅地描画,又羞于学向日葵和石榴花那样颜色浓重。没有人采摘,恐怕是因为露水深重难以滚动,也懒得戴上妇女的钗和幡。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洋绣毬花的美丽姿态和独特气质。上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洋绣毬花如冰纨般的枝叶和粉嫩的花朵,以及它们簇拥成团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花的娇艳和柔美。下阕则从花的来历入手,写它经过风浪颠簸来到此地,表达了一种怜惜之情。同时,通过与其他花卉的对比,突出了洋绣毬花的淡雅之美,以及无人采摘的寂寞。整首词用词典雅,意境优美,将洋绣毬花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寄托了作者对花的赞美和感慨。
黄之隽的其他作品
- 《 应天长·秋夜 》 —— [ 清 ] 黄之隽
- 《 月华清·十八夜月 其六 》 —— [ 清 ] 黄之隽
- 《 武昌怀古 》 —— [ 清 ] 黄之隽
- 《 满庭芳 · 咏夜来香 》 —— [ 清 ] 黄之隽
- 《 青玉案 · 予有醉乡梦境图记或笑之赋此解嘲 》 —— [ 清 ] 黄之隽
- 《 好事近 》 —— [ 清 ] 黄之隽
- 《 阮郎归 · 丰城道中始闻蝉声 》 —— [ 清 ] 黄之隽
- 《 齐天乐 · 再登滕王阁次前韵 》 —— [ 清 ] 黄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