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彰化废公园感赋

· 洪繻
古榕寥落杂枯树,喷地一泉自东注。泉间茅舍覆僵石,水外疏杨当狭路。 野鸟时时啼向人,园林无主飞灰尘。到处病藜成瘦腊,入围荒草溷残茵。 游人来往悲丘壑,梧桐脱皮筠脱箨。两部曾无给廪蛙,一庭岂有乘轩鹤! 年来我过东郭门,郭外人家半空村。郭内人家半旷原,破碎门墙鸟雀喧。 其他凋零不可道,其故瑰怪良可言!自从事事效欧、美,街衢方罫划井里。 游吉毁家为当途,晏婴徙宅因近市。即看此地辟游场,小害亦同花石纲。 一草一木尽民力,有台有观皆民房。谬云此事同民乐,一夫为乐万夫哭。 黔首家家戴覆盆,金钱日日填卢谷。有人蒙羞像范铜,民膏民血涂身红。 此间差喜无此像,可怜尚带东洋风!就中园景方增筑,已无佳处豁心目。 况当官署纷奕棋,不免童山随翻覆。如今山水已邱墟,纤风缺月亦无馀。 园中不见三分竹,园外空过独辇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彰化:中国台湾省的一个县。
  • :一种野草。
  • :竹子的青皮。
  • (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 :城外围着城的墙。
  • (guà):方格。
  • 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翻译

古老的榕树稀稀落落夹杂着枯树,一股泉水从东边喷涌而出。泉水之间有茅舍覆盖着僵石,水的外面稀稀的杨树正对着狭窄的路。野鸟不时地向着人啼叫,园林没有主人飞扬着灰尘。到处是枯萎的藜草如同瘦弱的腊月,包围着的荒草混杂着残败的草垫。游人们来来往往为山林水壑而悲伤,梧桐剥落了树皮竹子脱去了青皮。两个部分都不曾有供给粮食的青蛙,一个庭院哪里会有乘坐车驾的仙鹤!近些年来我经过东郭门,城郭外面的人家多半成了空村。城郭内的人家一半成了空旷的原野,破碎的门和墙鸟雀喧闹。其他的凋零景象难以说尽,其中的奇怪之处倒很值得说一说!自从每件事都效仿欧美,街道划分成方格如同划井田一样。子游毁坏自己的家来为了当权者,晏婴迁徙住宅是因为靠近市集。就眼看这里开辟成游乐的场所,小小的害处也如同花石纲一样。一草一木都用尽民力,有楼台有台观都是百姓的房屋。错误地说这件事和百姓一起欢乐,一个人欢乐而万民哭泣。百姓家家顶着覆盖的盆子,金钱每天都填入钱袋。有人蒙羞如同范铜,百姓的膏脂和鲜血涂满全身红。这里稍微庆幸没有这样的塑像,可惜还带着东洋的风格!在这中间园中的景色刚刚增加修筑,已经没有好地方让人心情开阔。更何况正当官府如同纷繁的棋子,不免像秃山一样随着反复变化。如今山水已经成为废墟,细微的风残缺的月亮也没有了。园中看不到三分的竹子,园外白白地有皇帝乘坐的独辇车经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彰化废公园的衰败景象以及对当时社会盲目效仿欧美、劳民伤财的批判。诗中通过对古老榕树、泉水、茅舍、野鸟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公园的荒凉与冷清,与往昔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通过对游人、村民等的刻画,烘托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指出社会变革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如为建设而破坏百姓生活,批判了只追求表面而不顾实际的行为。最后,面对山水成为废墟的现状,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和对不良现象的不满。整首诗感情深沉,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犀利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