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祠

· 袁枚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章紫绶(jīn zhāng zǐ shòu):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等高官所佩用的金印紫绶,这里借指高官厚禄。
  • 逐臣:被放逐之臣。
  • 伊周: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两人都曾是摄政大臣,后世常以他们并称,借指能左右朝政的大臣。
  • 屈贾:屈原和贾谊,两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且都曾被贬谪,此处用以指代遭遇不幸的文士。

翻译

高官厚禄照耀着江边,那是古代被放逐的王者般的柳子厚。只说在权贵之门难以立足,谁知道文人却容易成为神灵般的存在。宫廷中曾有他慷慨谈论如伊尹、周公般的政事,却在湘水边如屈原、贾谊般凄凉地度过余生。只剩下《荔支丹》这一首曲子,至今仍在楚南地区被人们广泛传唱。

赏析

这首诗是袁枚对柳子厚(柳宗元)的凭吊与赞颂。首联通过“金章紫绶”和“逐臣”的对比,展现了柳宗元命运的起伏。颔联揭示了在权势面前的艰难以及文人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颈联回顾柳宗元曾经的政治抱负和他最终的凄凉境遇,将他与伊尹、周公以及屈原、贾谊相提并论,突显了他的才华和不幸。尾联以《荔支丹》一曲的流传,表达了人们对柳宗元的怀念和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既表达了对柳宗元的同情,也对他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袁枚

袁枚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