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伯刚之仪真
孙侯庙廊具,特达古豪俊。十年出禁闼,往往事州郡。
苍髯玉立秋风高,南浮烟海东云涛。中朝更化重守令,似尔简擢非贤劳。
淮东诸郡临淮道,共说仪真风物好。万家歌吹动春云,十里楼船压江岛。
海有盐错水有鱼,白露红霞春满壶。候人出郭鸣马集,日望使君来下车。
岂无穷困民,所重民父母。税赋出鞭笞,伊谁肆苛虎。
长淮之水何悠悠,行矣不可以久留。便令南阳得召父,坐见淮水回清流。
愿持万古心,送君以千里。由来贤达士,感激在知己。
筼筜谷,金精山,吾独胡为淹留于其间。云霄浩荡白日近,飞翰冥冥倘可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庙廊具:形容具有为国家大事谋划的才能。庙堂,指朝廷。廊,指朝廷的廊庙。
- 特达:突出地表现出。
- 豪俊:才智杰出的人。
- 禁闼(tà):宫廷门户。亦指宫廷、朝廷。闼,指门。
- 州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泛指地方官职。
- 盐错:盐池。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等地方长官,这里指孙伯刚。
- 召父:指西汉召信臣,他任南阳太守时,为民兴利,被称为“召父”。
翻译
孙侯具有为国家大事谋划的才能,是特别杰出的古代豪杰俊才。他十年在朝廷任职,常常在地方州郡做事。 他胡须花白,身姿挺拔,在秋风中显得格外高大,从南方漂泊到海边,穿越东海的云涛。朝廷变更教化,重视郡守县令,像您这样被选拔并非是因为功劳。 淮东的各个郡县在临淮道上,都称赞仪真的风光景物美好。万家歌声吹动春天的云彩,十里的楼船压住江中的小岛。 海里有盐池,水里有鱼,白露和红霞映照着,春天的美景装满酒壶。迎接的人出城,马鸣声聚集,每天都盼望使君到来下车。 怎么会没有穷困的百姓呢,百姓重视的是像父母一样的官员。赋税的征收出自鞭笞,是谁在肆意地像苛虎一样呢。 长长的淮水悠悠流淌,走啊,不可以长久停留。希望能让南阳出现像召信臣那样的好官,坐看淮水回归清流。 我愿意怀着永恒的心意,送您千里之遥。自古以来的贤能通达之士,会因为遇到知己而心怀感激。 筼筜谷,金精山,我为什么要独自长久地停留在这里呢。广阔的天空浩荡,白日临近,高飞的鸟儿在冥冥中或许可以攀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崧为送孙伯刚去仪真而作。诗中先赞美了孙伯刚的才能和品德,称他是杰出的人才,曾在朝廷和地方任职。接着描绘了仪真的美好风光和百姓对好官的期盼。诗中还表达了对百姓困苦的关注,以及对孙伯刚能够成为像召信臣那样的好官的期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孙伯刚的祝福和对贤达之士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想要有所作为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赠万讱归清江定侯帅阃 》 —— [ 明 ] 刘崧
- 《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 》 —— [ 明 ] 刘崧
- 《 园居杂兴八首 》 —— [ 明 ] 刘崧
- 《 再和题故里田舍 》 —— [ 明 ] 刘崧
- 《 游金精夜宿桃阁余与郑同夫张灯置酒且饮且吟命田仲颖书之余二人饮益豪吟益奇赵伯友从旁醉卧闻喧笑声忽跃起大呼好句好句仲颖亦时时瞌睡不应罗孟文从旁大笑不已道士姜近竹以继烛不给先退矣迨明缀之得五十韵 》 —— [ 明 ] 刘崧
- 《 奉寄辛检校好礼总兵进贤之北山 》 —— [ 明 ] 刘崧
- 《 秋日同旷掾史诸友会饮文溪道院时王子启不果至分韵得深字 》 —— [ 明 ] 刘崧
- 《 题秋江小景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