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江湖漂泊隔鹓班,草野何知觐圣颜。 被褐似从方外至,鸣珂仍向日边还。 鹍鹏敢谓搏南海,猿鹤先教怨北山。 试问弹冠当早晚,未应长恋钓鱼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鹓班(yuān bān):朝官的行列。
  • 草野:乡野,民间。
  • (jìn):朝见(君主)。
  • 圣颜:皇帝的容颜。
  • 被褐(pī hè):穿着粗布衣服。
  • 方外:世俗之外。
  • 鸣珂(míng kē):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 日边:喻指帝王左右。
  • 鹍鹏(kūn péng):传说中的大鸟。
  • 南海:这里指代远大的目标或理想的境地。
  • 猿鹤:比喻隐逸之士。
  • 北山:这里指归隐之地。

翻译

在江湖间漂泊,与朝廷的官员队列相隔甚远,在民间又怎能知道有朝见皇帝的机会呢。身穿粗布衣服,仿佛是从世俗之外而来,那些达官贵人骑着饰有美玉的马,仍旧向着帝王身边归去。我虽有像鹍鹏那样搏击南海的志向,但那些隐逸之士却先埋怨我不归隐北山。试问我何时能够入朝为官,不应该长久地留恋这钓鱼湾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身处江湖,远离朝廷,表达了对入朝为官的渴望,同时也提到了像鹍鹏一样追求远大理想的志向。然而,诗中也提到了猿鹤对北山归隐的向往,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归隐和出仕的矛盾心理。最后,诗人询问自己何时能够实现抱负,不再留恋江湖之景,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用典恰当,展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