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归止言二长老更见具三两居士过访

暗长青青雨后蔬,道人闻亦顾村居。 话多未尽期明日,心欲求安拟弃书。 古寺钟催归息鸟,寒林烟暝返山驴。 沃州不远支公地,乘兴能令杖策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归:人名。
  • 止言:(估计为寺名或庵名),文中未提及具体含义。
  • :备办,准备。此处可理解为带着、领着。
  • 三两居士:三两,数量词,几位。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或文人雅士。
  • 过访:访问。
  • 道人:这里指僧人或道士,在诗中可理解为澹归。
  • :前往,去。
  • (míng):日落,天色昏暗。
  • 沃州:本为佛教圣地,这里可泛指风景优美、适合修行的地方。
  • 支公:即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
  • 杖策:拄着拐杖。

翻译

雨后蔬菜暗暗地生长得更加青葱,澹归听说后也来到村居看望。 话说得多还没说完,约定明日继续,心里想要寻求安宁打算放下书籍。 古寺的钟声催促着归巢的鸟儿,寒冷的树林烟雾迷蒙,赶驴人也踏上返程之路。 沃州不远就是支公修行的地方,趁着兴致能够让人放松心情,拄着拐杖漫步也觉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通过对雨后蔬菜生长、人物之间的交流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安宁的氛围。诗中提到道人闻讯而来,与人们交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同时,诗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古寺钟声、归巢鸟儿、寒林烟暝等,增添了一种静谧的美感。最后,诗人提到沃州和支公地,表达了对美好修行之地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黎彭祖

黎彭祖(一六二九--?),字务光。番禺人。遂球次子。明思宗崇祯间贡生。著有《醇曜堂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