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度庾岭

鸡鸣关月照蘧庐,马色寒生雪霁馀。 客梦不成灯已烬,归程况是岁将除。 荒原罢牧经寒烧,远水分流入晚畲。 每向道傍添白发,悔抛田里载私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庾(yǔ)岭:山名,在今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
  • 蘧(qú)庐: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
  • 霁(jì):雨停,雪停。
  • 畲(shē):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翻译

雄鸡鸣叫,关上的明月照着驿站的房子,马匹的毛色在雪停后的寒冷中显得有些暗。客人的梦还没做完,灯里的油却已燃尽,何况这归程又正赶上这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荒原上停止放牧后经过了寒天的焚烧,远处的水流分岔后流入夜晚烧过荒的田地。每每在道路旁又增添了一些白发,后悔抛下田地里的农活而乘坐自己的车子出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暮时分经过庾岭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景色描写,如鸡鸣关月、寒生马色、雪霁荒原等,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岁末归乡的急切心情。同时,“客梦不成灯已烬”“悔抛田里载私车”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流露出一种世事沧桑、时光匆匆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