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足疾近苦头风伏枕经旬摩顶放踵慨然兴怀

频年服饵慕身轻,赢得萧萧白数茎。 皂帽移家仍是客,篮舆没世可怜生。 登台纵遇房中笑,传檄应教枕上惊。 老去臣精销已尽,唾壶愁击不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年:连年,多年。(读音:pín nián)
  • 服饵:指服食丹药。(读音:fú ěr)
  • 萧萧:这里形容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 皂帽:黑色的帽子。(读音:zào mào)
  •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轿子。(读音:lán yú)

翻译

多年来服食丹药想要身体轻盈,却只换得几丝萧萧白发。 戴着黑帽搬家也依旧是他乡之客,乘坐篮舆一生飘零实在令人悲怜。 登上高台纵然遇到像赵飞燕那样的美人欢笑,可那传来的檄文应会让人在枕上心惊。 年老时我的精力已经耗尽,忧愁地击打着唾壶,心中不胜愁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首联写诗人多年服食丹药追求身轻,却未能如愿,只落得白发丛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颔联中“皂帽移家仍是客,篮舆没世可怜生”,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孤独和凄凉之感。颈联通过“登台”和“传檄”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在享乐与忧患之间的内心挣扎。尾联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诗人年老力衰,精力耗尽,只能以击唾壶来发泄心中的愁苦,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意境悲凉,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