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咏为王孟箕虞部母暨大母作

棱棱双节称王母,此日陈情先念祖。 陟屺仍怀圣善人,燕喜俱难方颂鲁。 匡岳彭湖间气钟,妇姑先后禀将同。 节操承家自不改,贻翼于今未有穷。 黄鹄歌残天渺渺,鸾书欲下恩多少。 三釜犹怀风木思,六珈已恨堂萱老。 手植庭槐喜独存,欲报春晖未敢言。 骅骝志尚堪千里,乌鸟情终逮九原。 财赋东南随物力,早夜持筹裕经国。 岂同榷利计征求,祇为明庭佐规画。 能诗水部本通才,宦业中朝更远哉。 叠有纶恩荣里闬,依然宝婺映中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棱棱(léng léng):威严的样子。
  • 双节:旧时为表彰节妇、烈女而建立的牌坊叫双节坊,此处指王母的高尚品德和节操。
  • 陈情:陈述衷情。
  • 陟屺(zhì qǐ):登上屺山,后常用来比喻思念母亲。
  • 圣善人:品德高尚善良的人,此处指王母的美好品德。
  • 燕喜:宴饮喜乐。
  • 匡岳:即庐山。
  • 彭湖:鄱阳湖。
  • 间气钟:谓英雄豪杰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应运而生。
  • 禀将:承受,秉持。
  • 贻翼:留下的荫庇。
  • 黄鹄(hú):天鹅,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愿望或情感。
  • 鸾书:指天子的诏书。
  • 三釜: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量,后用以指微薄的俸禄,此处指奉养父母的费用。
  • 风木思: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的悲伤。
  • 六珈:古代王后和诸侯夫人所佩戴的一种玉饰,这里指王母的尊贵。
  • 堂萱:代指母亲。
  • 骅骝(huá liú):骏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乌鸟情:指孝亲之情。
  • 九原:本为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后泛指墓地。
  • 财赋:财货贡赋,此处指财政赋税方面的事务。
  • 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资。
  • 纶恩:皇帝的恩典。
  • 里闬(hàn):里门,代指乡里。
  • 宝婺(wù):即婺女星,常用以借指妇女。
  • 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在三台之中,故以中台喻指朝廷宰辅之位。

翻译

王母的高尚节操令人敬仰,在这一天她陈述衷情,首先想到的是祖先。登上屺山便怀念那品德高尚的母亲,宴饮喜乐之时都深感难以像鲁国那样尽情歌颂。庐山和鄱阳湖之间英雄豪杰之气汇聚,婆媳先后都秉持着同样的美好品质。以节操传承家风从未改变,至今留下的荫庇没有尽头。黄鹄歌罢,天空辽阔渺远,天子的诏书即将下达,恩赐不知有多少。虽然拿着微薄的俸禄,但心中仍怀着对父母的思念,可叹母亲已经老去,那佩戴六珈的荣耀也已消逝。亲手种植的庭院槐树欣喜地独自存活,想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却不敢轻易言说。像骅骝一样的志向尚可驰骋千里,孝顺之情最终也能到达九泉之下。在东南地区处理财政赋税之事,依据物力,早晚筹划以丰富国家经济。这与谋取私利的征敛不同,只是为了朝廷辅佐规划。能诗的水部官员原本就是通才,在朝中为官前途更加远大。不断受到皇帝的恩典,荣耀乡里,依然如婺女星般闪耀在朝廷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为虞部王母及大母而作,赞扬了她们的高尚品德和节操,以及对家族的影响。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典故,如“陟屺”“燕喜”“匡岳彭湖”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王母及大母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以及对家族传承和国家治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祝寿诗。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