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梅子庾
有客丰神照秋水,胸中磊落谈名理。
仙隐如传仙尉家,吴趋大类吴门市。
自言负俗寡所谐,难遣风云入壮怀。
世上龌龊何足数,客中情绪苦无佳。
床头却有书连屋,展向风檐时玩读。
雅意难忘对圣贤,此身未肯混流俗。
蹑屩行游到秣陵,彩笔还能赋二京。
名刺怀来字半灭,尘剑拂时铗自鸣。
神交海内谁知己,雄文欲学黄初语。
赠我空惭寡和篇,争比龙门得御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
- 名理: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
- 仙隐:指隐士。
- 仙尉:汉梅福曾为南昌尉,称仙尉。后因用以代称梅姓县尉。
- 吴趋:吴地歌曲名。亦泛指吴地。
- 龌龊(wò chuò):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 风檐:指风中的屋檐。
- 蹑屩(niè juē):穿草鞋行走。
- 秣陵:今南京。
- 名刺:名片。
- 铗(jiá):剑柄,这里指剑。
翻译
有位客人神采照人如秋水般明亮,他胸中有坦荡之气,谈论着名和理的问题。 这位隐士好像是传说中梅姓县尉的家族之人,来自吴地,有着吴地的风格,近似吴地的集市。 他自己说因为与世俗不合而少有和谐之处,难以让风云之事进入他的壮阔胸怀。 世上那些过分拘谨、拘泥小节的人哪里值得一提,在客居他乡之时心情苦闷不佳。 床头却有书籍堆满了屋子,展开放在风檐下时常阅读。 他心中难以忘怀对圣贤的敬仰之意,此身不肯混入世俗的流俗之中。 穿着草鞋游历到了秣陵,凭着彩笔还能够作赋描绘二京。 怀揣着的名刺上的字已大半磨灭,拂拭尘剑时剑发出鸣叫。 在四海之内精神上结交知己,但又有谁能真正知晓自己呢,他的雄文想要学习黄初时期的风格。 他赠给我诗,我惭愧自己只能写出应和不佳的篇章,怎能比得上那些如同鲤鱼跃龙门得到李膺接见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富有神采、胸怀坦荡、学识渊博且特立独行的客人形象。诗中通过对客人的外貌、气质、思想、行为以及文学追求的描写,展现了其高雅的品格和不俗的志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客人与世俗的不合,以及其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我、追求圣贤之道和文学理想的精神。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敬仰和自己在文学上的自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文学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