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陈司理考绩

几度梅花对法曹,岭头春雪唱逾高。 朗陵聚后星为福,肺石清来目屡蒿。 侍从频年虚召对,平反今日正书劳。 趋朝便拟看花去,为问玄都观里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雄州:古代的州名。
  • 司理:掌管狱讼的官员。
  • 考绩:考查官员的政绩。
  • 法曹:古代司法机关或司法官员的称谓。
  • 岭头:山岭的上头。
  • 春雪:春天的雪。
  • 唱逾高:这里指名声越来越高。
  • 朗陵:地名。
  • 聚后星为福:相聚之后福星高照。
  • 肺石:古代设于朝廷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得击石鸣冤。
  • 清来:这里指清除冤情。
  • 目屡蒿:目光常常关注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蒿”在这里读“hāo”)
  • 侍从: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 频年:连续多年。
  • 虚召对:指没有实际效果的召见和询问。
  • 平反:把冤屈误判的案件纠正过来。
  • 正书劳:正式记录功劳。
  • 趋朝:上朝。
  • 玄都观:道观名。

翻译

多次在梅花绽放时面对司法官员,在岭头春雪飘落时名声愈发响亮。在朗陵相聚后福星降临,清除冤情后目光屡次关注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随侍帝王多年却常是无实际效果的召见询问,如今纠正冤屈之事正可正式记录其功劳。上朝之后便打算去赏花,要问一问玄都观里的桃花开得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陈司理考绩的描述。诗中通过梅花、春雪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冷高洁的氛围。诗中提及陈司理的职责和成就,如面对法曹、清除冤情等,展现了他的公正和尽责。同时,也提到了侍从频年虚召对的情况,与陈司理的实际功绩形成对比。最后,诗人表达了上朝后赏花的意愿,以玄都观里的桃为喻,增添了一丝诗意和浪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扬了陈司理的功绩,又反映了一些现实情况,富有层次感和内涵。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