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庞弼唐

· 薛侃
大路荆榛久,世途多径蹊。 抛珍事秕莠,觅驴捏目迷。 卓哉弼唐子,积载康庄疑。 扫云结茅静,见日闻鸣鸡。 我来君正返,爱我酷如饴。 鹅湖千里约,兴国数言微。 时酣复时醒,汗漫水山卮。 秋榻夜连雨,晤嗟千载奇。 归舟恣游衍,吾病犹匪宜。 共釐航海筏,登岸以为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榛(jīng zhēn):丛生的荆棘,这里比喻路途艰难。
  • 径蹊(jìng xī):小路。
  • 秕莠(bǐ yǒu):秕子和莠草,比喻不良之物。
  • 卓哉:卓越啊。
  • 康庄疑:通往美好的道路。
  • (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 (lí):整理,治理。

翻译

这世间的大路布满荆棘已很久了,人生的路途上有很多小路岔道。人们抛弃珍宝却从事着无用的事情,就像寻找驴子却捏着眼睛迷失了方向。卓越的庞弼唐啊,积累了许多才能,走在通往美好的道路上。他清扫云雾,搭建茅屋,安静地生活,能看见太阳升起,听到公鸡打鸣。我来的时候他正好要回去,他对我的喜爱犹如喜爱甜美的食物。我们在鹅湖有千里之约,在兴国几句话便心意相通。时而沉醉,时而清醒,如在山水间尽情畅饮。秋夜的床榻外连续下着雨,这次会面令人感叹,真是千载难逢的奇妙之事。我回去的船只随意游荡着,我的病情还不太适宜出行。我们一起整理航海的筏子,期待着登上岸的那一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庞弼唐的交往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世途的艰难和人们的迷茫,与庞弼唐的卓越形成对比。接着描述了庞弼唐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心灵的契合。诗中既有对美好情谊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意蕴。

薛侃

明广东揭阳人,字尚谦,号中离。薛俊弟。正德十二年进士。乞归养,师事王守仁。世宗即位,授行人,进司正。十年,上疏请定皇储,触帝所讳,斥为民。讲学自娱卒。有《研几录》、《图书质疑》、《中离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