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田父
清晨造田父,设馔当前庐。
呼儿出揖客,汛地先扫除。
欢客啜糁羹,年荒无旨蔬。
物薄礼乃丰,情亲心已舒。
感此坐复起,一饱不顾馀。
谁云贱可鄙,秖觉贵自疏。
不见闾里间,坐食常晏如。
如何肉食者,阔绝严追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拜访。
- 田父:老农。
- 馔(zhuàn):饮食,吃喝。
- 揖客:向客人拱手行礼。
- 汛地:清扫的地方。
- 糁羹(shēn gēng):用米屑等煮成的浓汤。
- 旨蔬:美味的蔬菜。
- 闾里(lǘ lǐ):平民聚居处。
-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 追胥:指征敛的小吏。
翻译
清晨我去拜访一位老农,他在屋前摆好了饭菜。他叫儿子出来向我拱手行礼,先把清扫的地方打扫干净。高兴地让客人喝着糁羹,因为年成不好没有美味的蔬菜。东西虽少但礼节却很丰厚,感情亲密心里也很舒畅。我为此感动得坐起又站起,吃了个饱不再考虑其他。谁说贫贱是可鄙的,只觉得富贵让人变得生疏。没看到平民聚居的地方,人们安闲地生活着。为什么那些吃肉的人,却与百姓隔绝,连征敛的小吏都严厉无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一位老农的情景,通过对老农热情款待以及生活状况的描述,表达了对农民质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先写老农的热情好客,尽管年成不好,食物简单,但礼节周到,让诗人感受到了真挚的情谊,也让他颇为感动。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认为贫贱之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亲情和温暖,而富贵之人却与百姓疏远,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最后,诗中提到“肉食者”与百姓的隔绝以及严厉的征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批判。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