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南归留别萧翀诸友

· 刘崧
旅寐不能旦,披衣坐床帷。 屋角晓色动,鸟鸣已多时。 起坐出庭际,云物正华滋。 残雪未尽消,群山郁参差。 即此念故园,焉得不怀思。 岂曰无尊酒,足以欢相持。 矧属岁运周,返驾固其宜。 理策望前路,揖君从此辞。 穷檐有稚子,但讶归来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寐(lǚ mèi):旅途夜宿。
  • 华滋(huá zī):形容草木茂盛滋润。
  • 矧(shěn):况且。
  • 岁运周:一年的时间已到尽头,即年终。

翻译

在旅途中难以入睡到天亮,披上衣服坐在床帐里。 屋角的晨光开始闪动,鸟儿鸣叫已经多时。 起身走到庭院当中,云雾景物正茂盛滋润。 残余的雪还没有完全消融,众多山峰郁郁葱葱,高低不齐。 看到这景象就思念起故乡,怎能不心怀思念呢。 怎能说没有美酒呢,它足以让我们欢快地相互陪伴。 况且到了年终,回家本来也是适宜的。 整理马鞭远望前方的路,向您作揖从此告别。 破旧的屋檐下有年幼的孩子,只惊讶我归来得太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暮南归时的情景和心境。诗的开头通过“旅寐不能旦,披衣坐床帷”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不安定感。接着,诗人描写了早晨的景色,“屋角晓色动,鸟鸣已多时”“起坐出庭际,云物正华滋。残雪未尽消,群山郁参差”,这些景色的描写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又烘托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此念故园,焉得不怀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岂曰无尊酒,足以欢相持。矧属岁运周,返驾固其宜”则说明了诗人认为年终回家是理所应当的。最后,诗人提到了家中的幼子,“穷檐有稚子,但讶归来迟”,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情感的直接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岁暮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