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乌叹

· 刘崧
台前柏树八九株,树上百千啼老乌。乌能返哺本孝鸟,奈何朝夕争喧呼。 夕眠昼坐不得息,有时奋疾试一驱。东枝乍起西枝落,去不能远仍旋趋。 岂无弓与缴,尔独不我虞。嗟哉慈乌尾毕逋,借尔柏树生汝雏。 雏成报汝劳与劬,便当归飞东海隅。海隅有山从尔居,悯尔至孝惜尔愚,慎尔利口毋趑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返哺:传说雏乌长大后,衔食喂母乌,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喧呼:大声呼喊,喧闹。
  • 奋疾:奋力驱赶。
  • :驱赶。
  • :忽然。
  • 旋趋:很快地回到原来的地方。
  • (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射鸟的箭。
  • :防备。
  • 嗟哉:感叹词,表示叹息。
  • 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故称。
  • 尾毕逋(bū):尾巴丰满的样子。
  • (qú):劳苦,勤劳。
  • 趑趄(zī jū):徘徊不前的样子。

翻译

台前有八九株柏树,树上有成百上千只老乌鸦在啼叫。乌鸦本是能反哺的孝顺鸟,无奈它们从早到晚都在争相喧闹呼喊。 晚上栖息白天活动得不到休息,有时奋力快速地试图驱赶一下。东边的树枝上刚飞起,西边的树枝上又落下,飞不远却仍然很快地又飞回来。 难道没有弓箭和射鸟的箭吗,只是你唯独不防备我。唉,这慈乌尾巴丰满,借助这柏树让你养育幼雏。 幼雏长成后会报答你的辛劳,那时就应当飞回东海之隅。海隅有山供你居住,怜悯你极为孝顺又惋惜你有些愚笨,你要谨慎自己的言语不要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以慈乌为主题,既赞扬了乌鸦的反哺之孝,又对它们的喧闹行为表示无奈。诗中描绘了老乌在柏树上喧闹的场景,以及作者试图驱赶它们但它们又很快飞回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乌鸦的习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慈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孝道的肯定,又有对其愚笨不知防备的叹息,还包含了对它们未来的期望和告诫。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独特,通过对慈乌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孝道、生存智慧等问题的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