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 卢宁
一翰飞三策,东莱贶草庐。 捧持情故故,拜喜意于于。 花巷无司马,灯帷有仲舒。 美人隔烟岛,秋水濯芙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飞:(hàn fēi)高飞,常以喻人仕途腾达。
  • 三策:三道计谋、策略,也指汉代董仲舒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汉帝所赏识,也泛指应试的文章。
  • 东莱:地名,此处可能指代人物的家乡或来源地。
  • :(kuàng)赠送。
  • 草庐:茅屋,这里指简陋的居所。
  • 于于:(yú yú)自得的样子。

翻译

一只高飞的大雁呈献了三道良策,从东莱之地赠送来了(这良策)到我这简陋的草庐。我怀着诚恳的情意恭敬地捧着,心中欢喜,神情自得。花巷中虽没有如司马相如般的才子,但是灯帷之下却有像董仲舒一样有才华的人。那美好的人如同隔着烟雾笼罩的岛屿,如秋水中纯净的芙蓉一般美好。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何三柳所献对策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肯定。诗中通过“翰飞三策”“捧持情故故,拜喜意于于”等词句,表现出诗人对这三道策略的重视和欣喜之情。同时,“花巷无司马,灯帷有仲舒”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何三柳的才华出众。最后,“美人隔烟岛,秋水濯芙蕖”以美人喻何三柳,用烟雾笼罩的岛屿和秋水中的芙蓉来形容其美好和纯净,给人以美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才的赞美之情。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