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陵二首

· 卢宁
钟峤烟霄里,高陵气象中。 衣冠游凤辇,寝庙泣乌弓。 万国尊寅正,千官走肃雍。 翠华何处想,缥缈五云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峤(qiáo):指钟山,在今江苏南京。
  • 高陵:这里指帝陵。
  • 凤辇(niǎn):皇帝的车驾。
  • 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 乌弓:良弓。
  • 寅正:农历正月。
  • 肃雍:庄重温和的样子。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代指皇帝。

翻译

在那烟雾缭绕的钟山中,帝陵的气象雄伟壮观。 身着衣冠的人们簇拥着皇帝的车驾,寝庙中似乎回荡着乌弓的悲泣之声。 万国都尊崇正月这个时节,众多官员们行为举止庄重温和。 皇帝的车驾如今在何处可想呢?大概在那缥缈的东方五彩祥云之中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帝陵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事,营造出一种庄重、神秘的氛围。首联通过描写钟山的烟雾和帝陵的气象,展现出其雄伟与神秘。颔联描述了人们围绕皇帝车驾的情景以及寝庙中的氛围,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颈联提到万国对正月的尊崇和官员们的庄重仪态,强调了此时的庄严气氛。尾联则以皇帝的车驾在东方五彩祥云之中的想象作结,增添了一种缥缈、神圣的意味。整首诗意境幽深,用词精准,通过对帝陵及相关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皇权的思考。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