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吟

· 刘崧
鸳鸯尔何来,荡漾野塘水。塘水污不流,双双乃自止。 云霞下照青黛光,弄影宛在塘中央,惜尔锦翼多文章。 翩翩游侠儿,款款治罗罬。驱之向南飞,意欲投所设。 成汤昔好德,三面或解之。尔独不用命,咫尺罹艰危。 洞庭潇湘,春风绿波。芳草可哺,芙蓉可窠。饮啄失所,吾将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荡漾(dàng yàng):指飘荡;起伏不定。
  • 青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常用来画眉,这里指鸳鸯羽毛的颜色。
  • 宛在:仿佛在。
  • 文章:这里指鸳鸯羽毛色彩斑斓,像有花纹的图案。
  • 游侠儿:这里指捕捉鸳鸯的人。
  • 款款:慢慢地。
  • (zhuó):一种装有机关的捕鸟的网。

翻译

鸳鸯啊你们从哪里来,在野塘的污水中飘荡起伏。塘水污浊不流动,你们双双自行停留在那里。 云霞映照下,你们青黑色的羽毛闪着光,在塘中央摆弄着身影,可惜你们美丽的翅膀色彩斑斓。 那些潇洒的捕捉者,慢慢地布置着罗网。驱赶着你们向南飞去,想要把你们赶到他们所设的陷阱里。 成汤昔日崇尚仁德,对猎物三面放开生路。而你们偏偏不顺应天命,距离危险近在咫尺。 洞庭湖、湘江那边,春风吹拂着绿色的水波。那有芳香的草地可以觅食,有芙蓉花可以做窝。可你们在这里失去了正常的饮食和栖息之地,我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以鸳鸯为主题,描绘了它们在污浊的野塘水中的情景,以及面临被捕捉的危险。诗中通过对鸳鸯的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它们的美丽和无助。同时,诗中提到成汤好德,三面解之的典故,与鸳鸯面临的困境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鸳鸯命运的无奈和担忧,也反映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的关注和同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寓意深刻,给人以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