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曲

· 刘崧
蟠螭双衔锦带红,妆台刻玉秋玲珑。 綵云忽开紫鸾舞,明月夜堕香奁中。 美人妆罢房栊香,鹦鹉呼寒帐中晓。 拍簇花迎笑靥开,低飞黛绿秋娥小。 满庭桃李各娇春,顾影含羞便恼人。 愁来独掩云屏宿,手持宝钗扣寒玉。 吴锦蜀粉暗消磨,泪满菱花奈别何。 不知昨夜愁深浅,但觉朝来华发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蟠螭(pán chī):盘曲的无角之龙。
  • 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
  • 綵云:绚丽的云彩。
  • 紫鸾(luán):传说中神鸟。
  • 香奁(lián):妇女放梳妆用品的匣子。
  • 房栊(lóng):窗户,这里指房间。
  • 拍簇:一种头饰。

翻译

盘曲的双螭嘴里衔着红色锦带,妆台精雕细刻如玉般在秋日里显得精巧玲珑。 绚丽的云彩忽然散开,犹如紫鸾起舞,明月在夜晚落入香奁之中。 美人梳妆完毕,房间充满香气,鹦鹉在寒冷的帐中鸣叫,天快要亮了。 佩戴着花簇迎人,笑容绽放,眉黛低垂,如秋娥般娇小美丽。 满庭院的桃李各自在春天娇艳盛开,看着自己的影子,含羞的模样便惹人怜爱。 愁绪袭来,独自掩上云母屏风入睡,手里拿着宝钗轻敲寒玉。 吴地的锦缎和蜀地的脂粉暗暗地被消磨,泪水沾满了菱花镜,无奈又要面临别离。 不知道昨夜的愁有多深,只觉得早晨起来白发又多了许多。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妆容、心情和生活场景。诗的前几句通过对妆台、彩云、明月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美人梳妆后的姿态和神情的刻画,展现出一种美丽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满庭桃李各娇春,顾影含羞便恼人”这句,将桃李的娇艳与女子的顾影自怜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女子的忧愁。后面几句则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愁绪,如“愁来独掩云屏宿,手持宝钗扣寒玉”,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最后两句“不知昨夜愁深浅,但觉朝来华发多”,以白发的增多来体现愁绪的深重,给人以无限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各种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