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律

· 黎贞
日日高楼望远归,泪痕和雨湿罗衣。 香消宝鸭烟光澹,尘暗菱花月色微。 京国梦回云树杳,江湖愁极雁书稀。 黄鹂殊不知人意,时向窗前作对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鸭:香炉的美称。读音:(bǎo yā)
  • 菱花:指镜子。读音:(líng huā)
  • 云树:云和树。(yún shù)

翻译

每天都在高楼上远望盼望归人,泪水和着雨水沾湿了罗衣。 香炉里的香已燃尽,烟雾淡淡,镜子上落满灰尘,月色也变得微弱。 从京城故地梦中醒来,远方的云和树都那么遥远渺茫,漂泊江湖忧愁至极,书信也稀少。 黄鹂鸟不懂得人的心意,时常在窗前成双成对地飞舞。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思念与忧愁。诗中的女子每日登高远望,盼望着远方的人归来,泪雨湿衣,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执着。“香消宝鸭烟光澹,尘暗菱花月色微”通过描写香炉烟雾的淡淡和镜子的蒙尘,渲染出一种寂寞清冷的氛围。“京国梦回云树杳,江湖愁极雁书稀”则表达了女子对京城的思念和在江湖漂泊的愁苦,以及对书信稀少的无奈。最后,黄鹂鸟的成双成对与女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她的伤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将女子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她的深沉哀怨和无尽的思念。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