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桓云壑图

· 黎贞
幽人厌尘烦,放情在云壑。 云壑窈而深,盘桓得真乐。 野服制芰荷,闲朋结猿鹤。 云从肤寸生,水自苍岩落。 兴来发长啸,清风振林薄。 我本山水人,羁栖向城廓。 闻风动遐想,题诗寄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盘桓(pán huán):徘徊,逗留。
  • (yǎo):幽深。
  • 芰荷(jì hé):指菱叶与荷叶。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这里形容云从极小处开始生成。
  • 林薄(lín bó):草木交错丛生之处。

翻译

幽居之人厌恶尘世的烦恼,纵情于白云缭绕的山谷之间。 这云壑幽深而深远,在此逗留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身着用菱叶与荷叶制成的粗布衣服,与猿猴、仙鹤为友,悠闲自在。 云朵从极小处生成,水从青色的山岩上飞落而下。 兴致来时放声长啸,清风吹动着草木交错的地方。 我本是喜爱山水之人,却无奈羁旅漂泊在城郭之中。 听闻这样的情景不禁心生遐想,题下这首诗寄托于广阔天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人在云壑之中的自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云壑的幽深、野服、闲朋、云生、水落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意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身为“山水人”却羁栖城廓的无奈,最后通过题诗寄情于寥廓,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