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司马连翊之榻

· 黎贞
檐溜萧萧未放晴,客窗分咏慰交情。 丽筵风急漏声细,孤枕雨凉秋气清。 万里家山成远梦,十年踪迹寄浮萍。 谋身每笑儒冠拙,白首蹉跎愧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檐溜(yán liù):屋檐下的滴水处。
  • 萧萧:形容雨声。
  • 客窗:旅舍的窗户。借指旅途中的栖息之所。
  • 丽筵(yàn):丰盛的筵席。
  • 蹉跎(cuō tuó):光阴白白地过去。

翻译

屋檐上的滴水声萧萧作响,雨还没有放晴,在旅舍的窗户边分别吟咏诗词,以此来慰藉彼此的情谊。丰盛的筵席上,风声急促,更漏声细微,独自躺在枕上,在雨中感到凉爽,秋天的气息格外清爽。万里之外的家乡只在遥远的梦中出现,十年的漂泊生涯如同浮萍一般没有根基。常常嘲笑自己为谋求自身发展选择读书入仕,却如此笨拙,头发都白了,还一事无成,真是愧对这一生啊。

赏析

这首诗以雨夜景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描绘檐溜雨声和客窗分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寂寥的氛围,同时也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通过吟诗来增进情谊。颔联描写了筵席上的情景以及孤枕听雨的感受,细腻地表现出环境的氛围和诗人的心境。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尾联中诗人自嘲自己的追求和努力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自己一事无成的愧疚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将诗人的复杂情感融入到雨夜景象之中,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