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云歌为张彦升赋
君从匡庐来,啸歌白云乡。白云千叠可揽结,九江秀色何苍苍。
云之来兮茫洋,云之去兮不可以将,触石而起随风飘扬。
问君结巢向何许,洞门遥架三石梁。薜荔为藉兰为房,明月为佩青霓裳,飘然远在天中央。
手招云中君,为我吹笙簧。朝日射五色,烂然成天章。
将西息乎昆崙之墟,南憩乎天台之阳。于以卧八极游四方,锦屏倒照秋水光。
雪片吹落瑶花香,俯视六合中烟尘浩茫茫。泰山忽破碎,海水成枯桑。
燕鸿越鸟无定栖,凤凰麒麟安可常。我欲呼谪仙拾琼芳,援斗杓,酌桂浆。
却上匡庐望三湘,湘水深,九嶷长,云之巢,安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指庐山。(“匡”读作“kuāng”)
- 啸歌:长啸歌吟。
- 白云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茫洋: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 将:送,带。
- 石梁:石桥。
- 薜荔(“薜”读作“bì”,“荔”读作“lì”):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 藉:垫。
- 霓裳:仙人的衣裳。
- 云中君:神话中的云神。
- 笙簧:乐器,笙中的簧片。
- 天章:日月星辰光辉的文采。
- 昆崙之墟(“崙”读作“lún”):传说中的昆仑山。
- 憩(“憩”读作“qì”):休息。
-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翻译
你从庐山而来,在那白云缭绕的神仙之地长啸歌吟。千叠的白云可以揽在怀中,九江的秀丽景色是那般苍茫。 白云飘来时广阔无边,离去时却无法挽留,触到石头便升腾而起,随着风儿四处飘扬。 问你在何处筑巢,那洞口远远架着三块石桥。以薜荔为垫,以兰花为房,以明月为佩,身着青色的霓裳,飘飘然远在天空中央。 手招云神,请他为我吹奏笙簧。早晨的阳光映出五彩光芒,灿烂地化作天空的文章。 将往西边在昆仑山的废墟处歇息,往南边在天台的南坡休息。借此在天地四方安卧畅游,锦屏倒映着秋水中的波光。 雪片般的花瓣吹落,散发着瑶花的香气,低头看去,天地间烟尘弥漫,茫茫一片。泰山忽然破碎,海水变成枯桑。 燕鸿越鸟没有固定的栖息之地,凤凰麒麟又怎能一直安然。我想呼唤谪仙去拾取美玉芳草,拿着北斗星的斗柄,斟上桂花酒。 再登上庐山眺望三湘之地,湘水幽深,九嶷山绵长,那白云的巢穴,怎能忘怀。
赏析
这首《巢云歌为张彦升赋》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诗中以白云为线索,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通过对白云的形态、来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诗中还提到了君在仙境中的巢居,以及种种神仙般的景象,如招云神吹笙簧、朝日射五色成天章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氛围。
在后半部分,诗人从仙境回到现实,感慨世间的变幻无常,如泰山破碎、海水枯桑,以及鸟兽无定栖、祥瑞不可常,表现出对世事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庐山和三湘之地的向往,以及对那白云巢穴的难以忘怀,体现了对美好仙境的追求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