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山下望虎鼻峰爱其峭拔赋诗一首过南溪柬萧鹏举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
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标:突出、高耸的样子。(“标”读音:biāo)
- 巘:山峰。(“巘”读音:yǎn)
- 磐峙:稳稳地耸立。(“磐”读音:pán)
- 抗:高。
- 閟:关闭。(“閟”读音:bì)
翻译
我行走在武山的南面朝着西方,山峦起伏环绕着武溪。 一座高峰挺拔耸立形如虎鼻,落日的余晖向东映照,云彩中仿佛出现虹霓。 武山山势高峻如同卧着的几案,后面的山峰和前面的山峰相互环绕耸立。 飘浮的云朵高高耸立达九千丈,不同县的山峰相隔百余里仍能相望。 金华的越台和方殿急忙奔去,大大小小的尖峰又怎能与之相比。 武仙绿色的头发如同挂在琼树上,伸手像是要捧起太白星打开天门。 战乱以来寻山只嫌山浅,那石室不知何年关闭,长满了苔藓。 明日到南溪拜访老友,一定要接着攀爬飞动的藤萝登上高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武山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如“冈峦回伏当武溪”“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等,展现出武山的雄伟与奇特。诗人将山峦、落日、云彩、山峰等自然景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如“乱来寻山苦嫌浅”,透露出战乱时期人们的无奈和对安宁的渴望。最后,诗人提到明日拜访老友并登上山峰,给诗增添了一份人情温暖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雄浑,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