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翁岩:在福建武夷山,因南宋理学家朱熹(号晦翁)曾在此讲学而得名。
- 镌(juān):雕刻。
- 避地:指为躲避灾祸而迁居他乡。
- 裔孙:后代子孙。
翻译
在龙山上读书的地方,石头被雕刻在云门山。为躲避灾祸而迁居的地方较为偏远,但能得到老师的教诲,道就更加被尊崇。儒家的文化传统应该没有丧失,家学也依赖着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拄着杖、穿着鞋前来跟从的人,其中有衣着整齐的后代子孙。
赏析
这首诗提到了晦翁岩,这是与朱熹有关的地方,强调了此地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诗中表达了尽管地处偏远,但师道仍受尊崇,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家学得以保存的观点。最后描述了前来求学的人,包括其后代子孙。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后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