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陪祀毕登钟山感赋

旧识蟠龙胜,今来驻马看。 衣冠游正渺,雨露感初残。 入望山河远,钟祥宇宙宽。 绎思时不尽,庙貌出巑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 陪祀:陪从祭祀。
  • 蟠龙:指钟山的地势像蟠龙一样(“蟠”读音为“pán”)。
  •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
  • 衣冠:指世族、士绅。
  • 游正渺:出游的士绅很少。
  • 雨露:喻指皇帝的恩泽。
  • 钟祥:聚集吉祥。
  • 宇宙:天地之间。
  • 绎思:寻绎追念。
  • 庙貌:指庙宇及神像。
  • 巑岏(“巑”读音为“cuán”,“岏”读音为“wán”):山高锐貌。

翻译

以前就知道钟山像蟠龙一样雄伟,如今我停下马来观看。 世族士绅出游的景象已很稀少,皇帝的恩泽之感也开始消退。 远望山河辽远,这里聚集着吉祥,天地之间也显得宽广。 追念思考时感慨无穷,庙宇及神像出现在高峻的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陪祀孝陵之后登上钟山时的有感而发。首联通过“旧识”与“今来”的对比,表达了对钟山的熟悉和此次重游的感受。颔联中“衣冠游正渺”描绘了世族士绅出游减少的情景,“雨露感初残”则暗示了皇帝恩泽的变化,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状况。颈联以广阔的视野,写出了山河的遥远和此地的吉祥宽广,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尾联的“绎思时不尽”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感慨,而“庙貌出巑岏”则以庙宇神像出现在高峻山上的画面,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