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所次韵

· 卢宁
兀兀一室林石间,风埃不动天地閒。 半起半卧白云榻,欲开不开朱明关。 我来学居居未得,南辕北辙牵心颜。 中原豺虎踉白日,边尘澒洞迷阴山。 惟愿借馆蓬莱岛,凭仗玉帝分金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兀(wù wù):用心的、劳苦的样子。
  • 风埃:被风吹起的尘土,指世俗的纷扰。
  • (xián):同“闲”,安静。
  • 朱明:夏季。
  • (liàng):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这里指横冲直撞。
  • 澒洞(hòng dòng):弥漫无际的样子。

翻译

在山林石间的一间小屋里,我用心地待着,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天地都显得格外安静。我时而半起时而半卧在白云般的榻上,夏季的时光似乎欲来又止,那扇门也似开未开。我来这里学习这种闲适的生活却未能做到,就像南辕北辙一样,让我的内心感到焦虑。中原地区有豺虎般的敌人在白日里横冲直撞,边疆的尘土弥漫无际,让阴山也变得迷蒙不清。我只希望能借住在蓬莱仙岛,凭借玉帝的恩赐分得金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林石间的居所中,试图寻求内心宁静却不得的心境,以及对中原战乱和边疆不安的忧虑。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居所的环境和诗人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闲适幽静的氛围,但“我来学居居未得,南辕北辙牵心颜”一句,转折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矛盾。后四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意境独特,情感真挚,将个人的心境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