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村亩晓历莲花诸峰最高处

· 卢宁
径路萦纡接太清,早随弓丈关僧扃。 振衣直向天头立,弥月都从云上行。 红溢桑墟先见日,白分牛汉易瞻星。 肯因险峻辞劳瘁,祈共吾民乐赋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萦纡(yíng yū):盘旋环绕。
  • 太清:天空。
  • 弓丈:在这里指测量道路的工具,可能是一种类似于弓的量具。
  • (jiōng):关门,这里指关闭寺门。
  • 弥月:整月,满月。
  • 桑墟:种满桑树的地方。
  • 牛汉:银河的意思,“汉”指银河。

翻译

道路曲折环绕连接着天空,早早随着测量道路的工具,僧人关闭了寺门。 整理衣裳笔直地站在天边,整月都仿佛在云上行走。 红色漫溢在种满桑树的地方,先看到了日出,在白色的银河旁更容易看到星星。 怎会因为路途险峻就推辞辛劳,祈求能和我的百姓一起快乐地享受太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兴国村亩晓历莲花诸峰最高处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描述了前往山峰的路途以及清晨寺门关闭的情景,为下文登峰做铺垫。颔联写诗人登上峰顶后仿佛置身天际,在云上行走的奇妙感受,体现出山峰之高。颈联通过描绘日出时桑墟的红色和银河旁的星星,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不辞辛劳,希望与百姓共同享受太平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忧民之心和高尚情怀。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对民生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内涵的作品。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