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张山人

何来双鲤傍江干,三径如同仲蔚看。 佩以蕙兰芳泽远,诗成珠玉夜光寒。 人从斗色知龙剑,君为鸥盟恋鹖冠。 愧我浪游虚岁月,东篱犹负落英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鲤:代指书信。(拼音:shuāng lǐ)
  • 江干:江边。(拼音:jiāng gān)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拼音:sān jìng)
  • 仲蔚:指张仲蔚,是古代的隐士。(拼音:zhāng zhòng wèi)
  • 蕙兰: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拼音:huì lán)
  • 芳泽:借指妇女的风范、容貌。这里指美好的品德和声誉。(拼音:fāng zé)
  • 珠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 夜光寒:形容诗文的光彩和价值。
  • 斗色:指龙剑的光芒在夜色中闪烁。
  • 龙剑:宝剑名,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拼音:lóng jiàn)
  • 鸥盟: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拼音:ōu méng)
  • 鹖冠:以鹖羽为饰之冠,古代隐士的服饰。(拼音:hé guān)

翻译

不知从何处寄来的书信来到了江边,您的家园如同古代隐士张仲蔚的住处一般。您佩戴着蕙兰,美好的品德传得很远,您写成的诗篇如珠玉般美好,在夜里也散发着光芒。人们从剑的光芒中能知晓您的杰出才能,您为了与鸥鸟为友而眷恋着隐士的鹖冠。惭愧的是我虚度光阴,四处游荡,东篱边的菊花落英,我都辜负了未能品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给张山人的回信,诗中表达了对张山人高洁品德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虚度时光的愧疚之情。诗的开头通过“双鲤”“江干”“三径”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暗示了张山人隐居的生活状态。接着,用“佩以蕙兰芳泽远,诗成珠玉夜光寒”来赞扬张山人的品德和诗文才华,形象地表现出其品德的美好和诗文的价值。“人从斗色知龙剑,君为鸥盟恋鹖冠”则进一步强调了张山人的才能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最后,作者以“愧我浪游虚岁月,东篱犹负落英餐”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和对张山人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烘托,突出了张山人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